close
苦楝本是每年要去追逐的花友之一,
那時在山邊發現的多半樹形高大,要找到平行視線的枝條還真不容易,只能從遠處捕捉幾縷撲朔的紫煙,或在她庇蔭的圈圈內仰慕,但望春風灑落一陣紫雨。現在有幸屋後的小公園就栽植了三株,經年下來已堪稱壯碩,其中一棵甚至粗過我的合抱許多哩!因此現在從家中陽台就可以俯瞰那一大片鬱鬱蔥蔥的紫霞了。
雖說二十四番花信風中,楝花風名列最後一個,時當暮春或如詞云:「開遍麥秋時」,麥秋是秋天播種的冬小麥成熟的時候,其實指的是陰曆四、五月間的初夏,不過在亞熱帶台灣,三月初農曆方二月,首批山櫻紛紛凋謝、被嫩綠移紅換紫之際,在樹下就可以撿到一些零星的落花, 一縷幽微的馨氛飄忽, 翹首尋幽,才發現低調的她們已然默默地密綻頂梢。
「只怪南風吹紫雪,不知屋角練花飛」啊!之後那迷離紫霧便一直徘徊葉隙,不過到清明最晚至四月中旬,就如雨絲落盡而消散了。始終如雲仰之彌高呀!只有撿拾落英來細瞧每一朵小花囉:雋秀纖細若流蘇、淡紫近白的五爪瓣,攫握著深紫的中環,固然有是否副花冠筒的討論,一般仍多認為那是由花絲相連而成的雄蕊筒,此外還有對比強烈的黃心雌蕊點睛。
花落以後小小的綠果慢慢膨大,終於完全轉為金黃,陽光中亮晃晃的,所以被稱作「金鈴子」。據云「 鳳凰非梧桐不棲、非楝實不食」,鳳凰不知在何方?但是白頭翁等諸多鳥兒,可絕不會放過這盛大的饗宴, 十月裡也必定會聽到嗑食的樹鵲聒噪,入冬葉子幾乎落盡,那些懸垂的金鈴更加顯眼, 風拂過隱約叮噹響著呢!
全站熱搜